(图文/方孔)乌蒙情深万里,千里飘絮,片片寄相思。这是杨世禹在北大求学时,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的表达。
杨世禹出生在云南镇雄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自小,他就立下了为社会贡献的志向。2012年,他和郭召旭、安辉等人四处奔走,成功地组织了社会力量,援建了云南镇雄果珠云岭的上湾小学。此外,他还发起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青岛)等20余所高校的支教社团,到云南镇雄的10余个乡镇的20余所学校进行假期支教,总计有5000余人次参与,让山区的孩子们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梦想,培养他们成为有情怀、懂感恩的人。
2018年,北大研究生毕业的杨世禹在学有所成后,继续坚守公益情怀,持续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与清华博士常晓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彩云协会的许榆然等人组织支教队,在云南镇雄的以勒、果珠、花山以及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点等地开展支教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到了2023年,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造福当地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在县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组织村民在上湾小学成立了云南镇雄果珠上湾村民学校。他不仅组建了村民学校自治管理团队,还与村民共同制定了村民学校2024年的工作计划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目前,他正与村民们一起筹办春节联欢会和春节运动会,村子因此热闹非凡。北大的学子余靓虹带领的寒假实践团也在村民学校开展核心素养冬令营活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群山间回响。
此外,为了传承当地的特色文化,上湾村民学校还计划开展山歌、唢呐、打鼓草民间小调、彝族文化等长期学习活动。他们深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书院文化和书院人精神,以此推动乡村建设和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