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文化网

乡村产业齐发展,乡村振兴在路上

文化 用户:梁真 2177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致富的关键一环。2024年2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社会实践队前往“江北第一画家村”青岛市大泥沟头村调研,挖掘当地产业发展新业态,找寻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访寻村支部,发展决策明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实践当天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大泥沟头村党支部,了解当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大泥沟头村党委书记张金宝对实践队员们说:“大泥沟头村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油画’二字,油画产业是我们村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在与张书记的沟通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在20多年前有许多橡胶、煤炭产业想要在当地投资建厂,但是当时的村支部拒绝引进高污染产业,意图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2003年,当地引进了“绿泽画院”项目,正式拉开以画促产的发展序幕,建立了“达尼画家村”。实践队员通过翻阅当地村志发现,十多年来,当地政府和画院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累计投入超2000万元,目前不少村民通过开画廊卖油画、开民宿等赚取收入,同时当地趁势积极打造了一批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项目,带动当地产业振兴,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图为大泥沟头村村委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村庄发展历程。李秋宇 供图

走进美术馆,文化产业兴

实践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绿泽美术馆。据美术馆负责人介绍,绿泽美术馆共四层,集作品收藏、展览、销售等功能于一体,并且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美术馆里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并且馆内设置免费的油画培训班,在得到许可后实践队员们也拿起画笔学习了起来。 “有不少村民和村民的孩子来这里学习油画,有的颇具天赋甚至都能参与画院订单的创作了,这也给村子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油画指导老师对实践队员们说。打开手机地图APP,实践队员发现大泥沟头村除了绿泽美术馆,还分布有陶瓷馆、油画长廊等油画配套产业。跟随一位美术馆工作人员,来到十里油画长廊,队员们发现墙上、柱子上和廊顶分布着许多手绘油画和雕像小品,同时了解到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当地艺术家和村民亲手制作的,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不过,实践队员也在调研中得知,由于疫情影响加上媒体宣传力度不足,来游玩的国外游客骤减并且画作出口也受到了影响。为此,实践队员们提议当地要加强线上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欣赏油画长廊的画作。李秋宇 供图

探寻农业园,智能科技妙

实践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了位于大泥沟头村的青岛绿色硅谷现代农业园区,在表明来意后,园区工作人员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十分欢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了一间智能温室,发现整个温室中没有土壤且呈半封闭状态,向工作人员请教后得知:生长这些智能温室中的蔬菜全部都是种植在椰糠而不是土壤中,水肥直接经过物联网调控科学配比后滴灌到植物根部。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实践队员发现了一排黄色箱子。走近一看,队员们发现到这些是熊峰蜂箱,“在封闭环境下就通过他们来对植株花朵进行授粉。”工作人员说道。实践队员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利用熊峰授粉不仅可以提高蔬果质量还可以降低畸形果率,确保了封闭温室中生产的蔬果质量。实践队员了解到,临近年关,园区推出“绿色硅谷蔬菜礼盒”,选取各个温室生产的果蔬组成礼盒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促进乡村产业进一步发展。但是,实践队员也发现智能温室中的高科技设备会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故障,并且大部分设备是在国外购得,维修成本较高。实践队员认为园区应加大相关操作人员培训力度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费用,这一建议得到了工作人员们的认可与肯定。

图为青岛绿色硅谷现代农业园区一角。李秋宇 供图

当下,大泥沟头村已经呈现多元产业齐发展态势,同时也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当地应继续发挥油画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让广大村民更多的参与其中,让村民增收致富。下一步,实践团队将继续聚焦农村产业发展,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涅槃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徐恒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