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石门乡孙庄村老党员史天俊今年已59岁,2015年因突发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被识别为贫困户。石门乡林站站长白连春是史天俊的帮扶人,扶贫之初,白站长经常鼓励、开导他,只享受政策性帮扶是不够的,必须得发展产业,这样不仅能实现脱贫,对身体康复也有帮助。
2017年,史天俊在帮扶人的鼓励下到河南省西峡县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后,回来之后潜心钻研、摸索,在白站长的帮助下,他在网上查询种植品种,订购黄心弥猴桃嫁接苗,白站长还亲自教他配制石硫合剂用于种植消毒,开始尝试在自家田地种植猕猴桃,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现在他的产业园初具雏形。
在史天俊的产业园里,种植了猕猴桃2亩,葡萄2亩。去年进行试挂果,通过电商销售收入2000多元,今年进入盛果期,预计收入可达15000多元。在养殖业上,他去年开始养殖小龙虾1.5亩,处于摸索阶段,收入才几百元,今年预计收入可达8000多元。他还计划在小龙虾池里养100只鹅,预计收入可达7000多元。史天俊难掩内心的激动,高兴的说:我终于过上了心目中理想的田园生活,住在果园里,乐在水塘边,呼吸的空气都带着花香!吃鹅肉、烤河鲜、配水果,强身健体,心情好了,百病不侵,能活大岁数!
谈到扶贫政策,史天俊更是赞不绝口,他说,如果不是现在的扶贫政策,很难想象今天会是个什么光景。他感谢各级政府,更感谢他的帮扶人,因为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对他精神上的帮扶和技术上的指导。现在的史天俊,一心扑在产业园里,这里不仅是他的脱贫致富园,更是他的生活娱乐园。他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下步还要把自家田地旁的几十亩地都租过来,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产业是增收的基础,是脱贫的保证,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变资源为资产,变漫灌为滴灌,不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让产业发展成为撬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杠杆。